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战决胜的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国务院国资委14日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一次专题推进会。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李镇表示,对重点难点任务和环节再排查、再攻坚,补短板强弱项,筑牢高质量完成的底座。对有潜力有空间的改革任务和成果再深化、再加力,锻长板扬优势,提升高质量完成的底色。
李镇强调,原则上争取前三季度基本完成深化提升行动既定任务,最后一季度全面扫尾提升。重点难点任务要往前排,绝不能把难啃的骨头放在后面。
会议还特别提到,要密切跟踪重要领域的技术创新,特别是AI发展一日千里,有条件的企业要抓住机遇,落实好“AI+”专项行动,发挥引领作用。
摄影/第一财经记者祝嫣然
截至2024年底,各地、各中央企业深化提升行动主体任务平均任务完成率超过70%,深化提升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不少地方、中央企业形成了一系列改革亮点、特色经验和标志性成果,要乘势而上持续优化。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主要任务包括功能使命类任务和体制机制类任务。国资委要求,功能使命类任务要进一步突出“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战略更加有力。体制机制类任务要继续突出形神俱备,在提高精准度、适应性上求突破。
李镇表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发展战新产业要更加注重通过自主内生培育、战略联盟、股权合作、打造投资平台等多种模式推进;要加快发展未来产业,主动竞胜“未来竞技场”,链长企业要在强链补链上发挥更大作用。
目前,在公司治理、市场化机制、国资监管等方面,不少改革任务“有没有”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下一步重点在好不好、优不优上。
李镇举例称,对于动态优化“前置事项清单”、建立“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和取得实效、推进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等,要对标先进经验,努力提升质量,特别是推动这些改革举措和企业的不同层级、类型以及功能使命精准契合、动态适应,并完成中央方案要求的覆盖面,这将是深化提升行动的共性标志性成果。
李镇还提到,有些近期部署的重点任务,如加强穿透式监管、落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督的有关意见等,要积极探索创新,在不干预企业日常经营的前提下,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祝嫣然
相关阅读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深化,各地政府和企业正通过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等措施,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202 03-11 21:362024年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同比增加了21.8%,占到了投资总额的40%以上,在集成电路、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299 03-08 16:08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只有在实施逆周期政策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才能为长期增长注入活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556 01-22 21:002024年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实现营收3.5万亿元、利润总额2693.5亿元、归母净利润1866.2亿元,资产总额首次突破30万亿元,年末9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总市值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8.5%。
56 01-20 18:30持续在提升质量效益上下功夫,不断改进和加强市值管理,优化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努力打造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标杆。
39 01-17 16:24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